16. 利用擴散原理達到緩(控)釋作用的方法是
A 制成溶解度小的鹽或酯
B 與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難溶性鹽
C 包衣
D 控制粒子大小
E 將藥物包藏于溶蝕性骨架中
17. 藥物經皮吸收的主要途徑是
A 透過完整表皮進入真皮和皮下組織,被毛細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
B 通過汗腺進入真皮和皮下組織,被毛細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
C 通過皮膚毛囊進入真皮和皮下組織,被毛細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
D 通過皮脂腺進入真皮和皮下組織,被毛細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
E 透過完整表皮進入表皮層,并在真皮積蓄發(fā)揮治療作用
18. 粒徑小于3μm的被動靶向微粒,靜注后的靶部位是
A 骨髓
B 肝、脾
C 肺
D 腦
E 腎
19. 一般認為在口服劑型中,藥物吸收的快慢順序大致是
A 散劑>水溶液>混懸液>膠囊劑>片劑>包衣片劑
B 包衣片劑>片劑>膠囊劑>散劑>混懸液>水溶液
C 水溶液>混懸液>散劑>膠囊劑>片劑>包衣片劑
D 片劑>膠囊劑>散劑>水溶液>混懸液>包衣片劑
E 水溶液>混懸液>散劑>片劑>膠囊劑>包衣片劑
20. 關于促進擴散的錯誤表述是
A 又稱中介轉運或易化擴散
B 不需要細胞膜載體的幫助
C 有飽和現(xiàn)象
D 存在競爭抑制現(xiàn)象
E 轉運速度大大超過被動擴散
21. 關于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試驗設計的錯誤表述是
A 研究對象的選擇條件為:年齡一般為18~40歲,體重為標準體重±10%的健康自愿受試者
B 在進行相對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時應首先選擇國內外已上市相同劑型的市場主導制劑為標準參比制劑
C 采用雙周期交叉隨機試驗設計,兩個試驗周期之間的時間間隔不應少于藥物的10個半衰期
D 整個采樣期時間至少應為3~5個半衰期或采樣持續(xù)到血藥濃度為Cmax的1/10~1/20
E 服藥劑量一般應與臨床用藥一致,受試制劑和參比制劑最好為等劑量
22. 關于單室靜脈滴注給藥的錯誤表述是
A k0是零級滴注速度
B 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Css與滴注速度k0成正比
C 穩(wěn)態(tài)時體內藥量或血藥濃度恒定不變
D 欲滴注達穩(wěn)態(tài)濃度的99%,需滴注3.32個半衰期
E 靜滴前同時靜注一個k0/k的負荷劑量,可使血藥濃度一開始就達穩(wěn)態(tài)
23. 常見藥物制劑的化學配伍變化是
A 溶解度改變
B 分散狀態(tài)改變
C 粒徑變化
D 顏色變化
E 潮解
24. 關于生物技術藥物特點的錯誤表述是
A 生物技術藥物絕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或多肽類藥物
C 在酸堿環(huán)境或體內酶存在下極易失活
D 易透過胃腸道黏膜吸收,多為口服給藥
E 體內生物半衰期較短,從血中消除較快
二、B型題(配伍選擇題)
備選答案在前,試題在后。每組若干題。每組題均對應同一組備選答案,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個備選答案可重復選用,也可不選用。
A.定方向徑 B.等價徑
C.體積等價徑 D.有效徑
E.篩分徑
25. 粉體粒子的外接圓的直徑稱為
A B C D E
26. 根據(jù)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計算所得的直徑稱為
A B C D E
A.±15% B.±10%
C.±8% D.±7%
E.±5%
27. 1.0g及1.0g以下顆粒劑的裝量差異限度是
A B C D E
28. 1.0g以上顆粒劑的裝量差異限度是
A B C D E
A.羥丙基甲基纖維素 B.硫酸鈣
C.微晶纖維素 D.淀粉
E.糖粉
29. 黏合力強,可用來增加片劑硬度,但吸濕性較強的輔料是
A B C D E
30. 可作為粉末直接壓片的“干黏合劑”使用的輔料是
A B C D E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jié)課
課程推薦
執(zhí)業(yè)藥師
[考霸協(xié)議班-退費系列]
千人千面 AI智能推薦學習路徑 協(xié)議退費高端服務
執(zhí)業(yè)藥師
[考霸協(xié)議班-暢學系列]
智能學習報告 寶典下載 協(xié)議續(xù)學服務
執(zhí)業(yè)藥師
[考霸協(xié)議班-精品系列]
360全方位評測 18大秘籍庫 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