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綜合題
1.甲公司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 25%,預計未來期間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不會發(fā)生變化,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減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甲公司發(fā)生的與某專利技術有關的交易或事項如下:
資料一: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 800 萬元購入一項專利技術用于新產品的生產,當日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為 5 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攤銷,該專利技術的初始入賬金額與計稅基礎一致,根據稅法規(guī)定,2015 年甲公司該專利技術的攤銷額能在稅前扣除的金額為 160 萬元。
資料二:2016 年 12 月 31 日,該專利技術出現減值跡象,經減值測試,該專利技術的可收回金額為 420 萬元,預計尚可使用 3 年,預計凈殘值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攤銷。
資料三:甲公司 2016 年度實現的利潤總額為 1000 萬元,根據稅法規(guī)定,2016 年甲公司該專利技術的攤銷額能在稅前扣除的金額為 160 萬元,當年對該專利技術計提的減值準備不允許稅前扣除。除該事項外,甲公司無其他納稅調整事項。
本題不考慮除企業(yè)所得稅以外的稅費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編制甲公司 2015 年取得專利技術的相關會計分錄。
(2)計算 2015 年專利技術的攤銷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計算甲公司 2016 年 12 月 31 日對專利技術應計提減值準備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4)計算 2016 年甲公司應交企業(yè)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資產和所得稅費用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5)計算甲公司 2017 年度該專利技術應攤銷的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答案:
1.2015年購入專利技術的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 800
貸:銀行存款 800
2.無形資產當月購入,當月折舊。2015年的攤銷額=800/5=160(萬元)
借:制造費用 160
貸:累計攤銷 160
3.2016年末應計提減值準備金額=(800-160*2-420)=6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60
貸: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60
4.2016年的應交所得稅=(1000+60)*25%=265(萬元)
2016年應確定的遞延所得稅資產=60*25%=15(萬元)
2016年的所得稅費用=265-15=250(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250
遞延所得稅資產 1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65
5.2017年的攤銷額=420/3=140(萬元)
借:制造費用 140
貸:累計攤銷 140
2.甲公司對乙公司進行股票投資的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 12 000 萬元從非關聯方取得乙公司的 60%的有表決權股份。并于當日取得對乙公司的控制權,當日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為 16000 萬元,其中,股本 8000 萬元,資本公積 3000 萬元,盈余公積 4000 萬元,未分配利潤1000萬元。乙公司各項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均相同。本次投資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股份且與乙公司不存在關聯方關系。甲、乙公司的會計政策和會計期間相一致。
資料二:乙公司 2015 年度實現的凈利潤為 900 萬元。
資料三:乙公司 2016 年 5 月 10 日對外宣告分配現金股利 300 萬元,并于 2016 年 5 月 20日分派完畢。
資料四:2016 年 6 月 30 日,甲公司將持有的乙公司股權中的 1/3 出售給非關聯方。所得價款 4500 萬元全部收存銀行。當日,甲公司仍對乙公司具有重大影響。
資料五:乙公司 2016 年度實現凈利潤 400 萬元,其中 2016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實現的凈利潤為 300 萬元。
資料六:乙公司 2017 年度發(fā)生虧損 25000 萬元。
甲、乙公司每年均按當年凈利潤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本題不考慮增值稅等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1)編制甲公司 2015 年 1 月 1 日取得乙公司股權的會計分錄。
(2)計算甲公司 2015 年 1 月 1 日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時應確認的商譽,并編制與購買日合并報表相關分錄。
(3)分別編制甲公司 2016 年 5 月 10 日在乙公司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時的會計分錄和 2016年 5 月 20 日收到現金股利時的會計分錄。
(4)編制甲公司 2016 年 6 月 30 日出售部分乙公司股權的會計分錄。
(5)編制甲公司 2016 年 6 月 30 日對乙公司剩余股權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的會計分錄。
(6)分別編制甲公司 2016 年年末和 2017 年年末確認投資損益的會計分錄。
答案:
1.借:長期股權投資 12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