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護士資格考試已經結束,為幫助考生全面的了解2013年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下面是中大網校為大家整理的基礎護理的相關知識,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第九節(jié) 冷熱療法
重點:冷、熱療的作用、影響因素、禁忌證和方法
難點:冷、熱療的作用、影響因素、禁忌證和方法
一、 冷療法
(一)冷療的作用
1. 控制炎癥擴散:使細胞新陳代謝和微生物活力降低。適用于炎癥早期。
2. 減輕疼痛:降低神經末梢敏感性;使毛細血管通透性降低,減輕因組織充血、腫脹而壓迫神經末梢所致的疼痛。常用于牙痛、燙傷。
3. 減輕局部充血或出血:常用于扁桃體摘除術后、鼻出血、局部軟組織損傷早期。
4. 降低體溫:適用于高熱、中暑。
(二)冷療的影響因素
1. 冷療方式:濕法效果好于干法。
2. 冷療部位:①皮膚較薄部位對冷更敏感;②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因血液循環(huán)良好,冷療效果好。
3. 冷療面積:冷療效果與用冷面積成正比。
4. 冷療時間:冷療效應隨時間延長而增強,一般用冷時間15~30分鐘。但冷療時間過長可引起繼發(fā)性效應,不但抵消治療效果,還可導致不良反應
5. 溫度差:溫差越大反應越強;在冷環(huán)境中用冷,效應增強
6. 個體差異:①老人反應較遲鈍;②嬰幼兒反應較強烈。
(三)冷療的禁忌癥
1. 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冷療使局部血管收縮,加重血循障礙,導致組織缺血、缺氧而壞死。如休克、大面積受損、微循環(huán)明顯障礙者。
2. 慢性炎癥或深部化膿病灶:使局部血流減少,組織營養(yǎng)不良,影響愈合。
3. 對冷敏感者:可出現(xiàn)皮疹、關節(jié)疼痛、肌肉痙攣等。
4.禁用冷疔的部位:①枕后、耳廓、陰囊:引起凍傷;②心前區(qū):可引起反射性心率減慢、心律不齊;③腹部:可引起腹瀉;④足底:可反射性引起末梢血管收縮,影響散熱,還可引起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
例題:不可用冷療的病情是
a.鼻出血
b.頭皮下血腫的早期
c.中暑
d.壓瘡
e.牙痛
【答案】d
【解析】壓瘡時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冷療使局部血管收縮,加重血循障礙,導致組織缺血、缺氧而壞死。
(四)冷療的方法
1.冰袋或冰囊 多用于降低體溫,減少出血及減輕局部疼痛
操作要點:
(1) 將小冰塊裝入冰袋或冰囊內約1/2滿,排盡空氣
(2) 用冷時間30分鐘,如需再用應間隔60分鐘
注意事項:
(1) 觀察局部血液循環(huán),如皮膚蒼白、青紫、有麻木感,須立即停止用冷
(2) 降溫30分鐘后測體溫。
2. 冰帽和冰槽 用于頭部降溫,以防止腦水腫,降低腦細胞代謝,減少耗氧量,提高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從而減輕腦細胞的損害。
使用時將病人頭部置于冰帽或冰槽內;后頸部和兩耳處墊海綿墊,兩耳塞不脫脂棉;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兩眼。
注意事項:
(1) 觀察頭部皮膚變化,尤其耳廓,防止發(fā)生青紫、麻木及凍傷;
(2) 每30分鐘測一次肛溫
3. 冷濕敷法 用于降溫、止血、止痛及早期扭傷、挫傷的水腫。
操作要點:受敷部位局部涂凡士林,上蓋紗布;每3-5分鐘更換一次敷布,冷敷15~20分鐘。
4. 乙醇擦浴
操作要點:
(1) 用32~34℃,25%~35%乙醇200~300m1;
(2) 置冰袋于頭部,熱水袋于足底
注意事項:
(1) 拍拭,勿摩擦,因摩擦易生熱;
(2) 觀察患者反應:如寒戰(zhàn)、面色蒼白,應停止擦浴
(3) 腋窩、腹股溝、腘窩等血管豐富處應稍用力并適當延長時間
(4) 禁忌部位:后頸部、心前區(qū)、腹部、足底
(5) 擦浴時間15~20分鐘
(6) 新生兒、血液病病人禁忌使用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模擬試題 考試報考條件 考試培訓 最新考試動態(tài)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