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煌褂旅行社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歷類 >> 中考 >> 模擬試題 >> 正文

2016年中考語文基礎知識專題練習(3)

發(fā)表時間:2016/4/12 15:59:06 來源:互聯網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結合全詞簡要概括。(3分)

(2)“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币幌驗樵~評家贊賞,請簡要賞析。(3分)

13.(6分)

(1)(3分)含蓄地表達了詞人對時光流逝、春色飄零的悵惘(1分)、物是人非之感(1分) 和孤獨寂寞之情(1分)。[來源:學,科,網]

(2)(3分)任選一個角度,言之成理即可??梢詮摹耙庀蟆苯嵌荣p析,如“落花”這個意象寫出了暮春之景表達了惜春之意,“歸燕”這個意象表達舊燕歸來,時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可以修辭角度賞析,如對仗的工穩(wěn),音調諧婉,具有音樂美。

閱讀下面這首古詩

不見

杜甫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②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釋】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時輾轉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

感而作。①世人:指統(tǒng)治集團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時讀書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 結合具體詩句,分析詩中李白的形象。(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佯狂”“飄零”等表現了李白的疏狂自放、懷才不遇;“獨憐才”“詩千首”等表現了他的才華橫溢。

解析:此題是考查學生結合詩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做題時,先把握詩句的內容,聯系主旨,抓住詩句中的關鍵詞加以評析。注意佯狂、飄零、獨憐才、詩千首等關鍵詞。

2.閱讀全詩,品析作者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發(fā)了對好友李白的掛念;對李白才情的贊賞;對李白懷才不遇的境況的同情;同時也抒寫了自己與李白同樣遭遇的感慨。(答出兩點即可)

水調歌頭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序)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 對下面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詞是吟詠中秋的名作,詞的上片極寫作者在“天上”“人間”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寫中秋對月思人,懷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極為抑郁不平。

B.開篇寫中秋之夜蘇軾把酒問天,流露出作者對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詞人對明月的贊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層,竟產生乘風歸去的念頭。

C.下片起筆的月色描寫緊承上片最后兩句的人世情懷,由“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一問轉入抒發(fā)人之情,表面上對月有怨,實際寫與親人不得團員的惆悵。

D.全詞寫景、敘事、議論、抒情融為一體,虛實并述,將抽象的人生哲理具體化,形象化。語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動豐富,意境曠遠美妙。

1.A

(責任編輯:)

4頁,當前第2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沙洋县| 自治县| 东乌珠穆沁旗| 景宁| 冀州市| 郯城县| 克东县| 鄂州市| 含山县| 全椒县| 乌拉特中旗| 霍邱县| 读书| 封丘县| 聂拉木县| 衡阳县| 镇江市| 怀集县| 天峻县| 乌兰察布市| 达尔| 和顺县| 顺义区| 平顶山市| 禄丰县| 宜州市| 平舆县| 蕲春县| 蚌埠市| 正镶白旗| 关岭| 湘潭市| 吴江市| 海口市| 连江县| 商南县| 新泰市| 荔波县| 延长县| 交城县| 通许县|